办实事 群众好评是标尺

中工网   2023-06-13 10:10:02


(相关资料图)

原标题:办实事 群众好评是标尺

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古碑镇水坪村,一位脱贫户想扩种2亩茶园,但资金不足,便用手机“扫一扫”当地推出的“巩固脱贫成果帮扶码”,发了一条求助信息。村委会接单后,帮助其收集贷款所需资料,办理了小额贷款2万元。(据6月9日《农民日报》)

办实事解民忧,“群众好评”是主题教育深入实践的生动写照。新闻中,群众扫码在线提诉求,让帮扶措施由政府“端菜”变为群众“点菜”。主题教育要深入实践,了解民生实际,听到群众的原始声音,掌握好原始数据,使整改落实更接地气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,群众的诉求日益多样化,这给基层党员干部充分了解民情带来了新挑战,也倒逼基层干部转变工作作风,提升服务效能。

主题教育要让群众成为“阅卷人”。一座桥、一条路、一个农贸市场的改变,对于基层群众来说都是大事。围绕主题教育开展调查研究、问题整改等工作,都是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关联的事情,群众最有发言权。调查研究、问题整改不能自说自话,必须深入群众和实践,询问诉求,同时也要大胆创新,发挥科技赋能作用,加强数据分析,摸清问题症结,破解难题。

为民服务只有进行时,没有完成时。群众的“急难愁盼”不少也是“老大难”的事,解决这些问题,不可能手到擒来、易如反掌,急于求成可能适得其反,问题没有解决,反而造成新的问题。除了深入调查研究,也需要打通体制机制障碍,跨部门、跨场景协调统筹,让群众享受到少跑腿、好办事的政务服务,形成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

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,民有所求,我有所为。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并非一成不变,而是动态变化的。这就要坚持用好深学习、实调研、抓落实工作方法,既拿出“当下改”的举措,又形成“长久立”的机制,既固化成果又防止反弹。以主题教育为契机,各地各部门为民解忧就要完善工作机制,推动办实事解难题常态化、长效化,深化“放管服效”改革,将好的经验做法坚持下去,让群众持续得实惠,享受到改革红利。(江武)

来源:河南日报

最新资讯

猜你喜欢